第一章 修炼《道德经》

第一章修炼《道德经》

麓山,真华观。

时至深夜,有大雨倾盆,狂风作乱,吹的树叶沙沙作响。

道观内有烛火摇曳,透着光亮,门匾上披着白布,左右还挂着两个白色纸灯笼,再看道观正中,摆放着一个棺材,棺材钱有火盆,一少年正在烧着纸钱,很明显是道观内有白事。

少年身穿孝服,身姿修长,黑色长发用素带绑起,面容清秀,五官分明,尤其是一双眼睛,格外深邃。

但少年面色很平静,并没有什么悲伤。

方谨言,字行敏,无父无母,幼时被真华观的崇华老道捡到,带到了真华观,抚养成人,如今已有十八岁。

今天辰时,本就病重的崇华老道支撑不住,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而方谨言悲痛欲绝,也随着崇华老道一块去了。

而此时的方谨言体内,拥有一个崭新的灵魂。

确认了穿越的事实后,方谨言很快就接受了新的身份,虽然不知道最后那个大毒枭有没有被自己的同事们绳之以法,但是事已至此,方谨言也没办法回去,只能放下。

烧完了纸钱,方谨言又念了一篇本就写好的超度经文,随后便手上捏印,将棺材移入道馆后院挖好的墓地。

盖土,立碑,行礼。

至此,诸事完毕。

根据方谨言脑海中的记忆,这个世界奇幻无比,有无数修炼体系,道家,儒家,佛家三足鼎立,还有妖魔鬼怪占据南疆十万大山,对中原阔沃虎视眈眈。

方谨言的师傅崇华老道,就是道家体系的修行者,不过并非正统,而是散修。

方谨言从小耳目濡染,跟随崇华老道休息,也学了大半本事,不然就刚刚的实木棺材,换成普通人,起码要四个壮汉才能抬起来。

崇华老道后事皆宜,方谨言准备在道观休整一夜,明天便下山入城。

崇华老道身死之前,就曾为方谨言求来一份差事,麓山脚下麓山县城,方谨言可以靠着书信,入官府当差,像他会些小法术的修行者,当个捕快绰绰有余,若是安稳度日,足以悠闲的活过一生。

身体坐直,双腿盘坐。

方谨言按照记忆中的修炼口诀开始了修炼,可心头思绪万千,始终无法入定。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忘我守一,六根大定。”

.....

鬼使神差之下,方谨言充满恶趣味的默念起了清心诀,平日里闲着没事的时候,方谨言也喜欢读一些奇奇怪怪的书籍,网上那些道门心法、佛门心经,都有所涉猎。

可这一番默念之下,方谨言神奇的发现,前世根本就没用的心法,现在随着方谨言越念越平稳,竟然发挥出了神奇的效果。

原本波动的心绪不断平静,杂乱的念头全部消失,方谨言感到前所未有的神清气爽,而这种平静之下,方谨言脑海中一些潜藏的记忆,非常清楚的浮现了上来。

其中就包括了那些早已记不清的道门心法和佛门心经。

如果说清心诀有用的话,那么是不是代表方谨言所知道的这些道门心法和佛门心经全部都有用?

一想到这里,方谨言迫不及待的试验起来。

试验的对象,方谨言几番抉择之后,就确定了下来。

《道德经》!

崇华老道传下来的修炼口诀,虽然并非道教正统,但是也在道教体系之内,而《道德经》在前世的道教之中,地位和意义都不同凡响,堪称道教教义。

虽然不知道两个世界的“道”有没有什么联系,但是相比之下,至少听上去靠谱点。

要是修炼了佛门心经,和原本修炼的道教口诀冲突了怎么办,走火入魔的例子,小说里可写的太多太多了,方谨言可不想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再次摆正身子,方谨言集中精神,心中默念《道德经》内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随着《道德经》越念越多,方谨言便感觉到体内突然涌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这股力量虽然庞大,但并不暴戾,反而是非常柔和的梳理着方谨言的经脉。

这种感觉就像是前世在沙滩上晒着日光浴,浑身暖洋洋的,非常舒服。

方谨言就在这种舒适的感觉中,不断默念着道德经,越发沉浸。

此时若有强大的修士在此,必然会惊讶,因为这方圆十里之地的灵气,此时都疯狂朝着方谨言这里聚集,而方谨言就如同一个漩涡,不断吸引着这些灵气在周身盘旋。

但是因为方谨言本身实力的限制,这些灵气并不能被他吸收,也没法吸收。

现在的方谨言,根本就承受不了如此多的灵气,一旦吸收,直接就会把他撑爆。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fBdVPW4LNk$,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853738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