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辞官?你随便辞!【求鲜..

金龙的气运,汇聚了无数气息丛生,天地之间祥瑞之光遍及各处,李夜就站在摘星楼上,受着无数人的顶礼膜拜。

城门之外,长安城中,无数士子,书生,豪士,出现在了街道之上。

彼此相望。

他们抬头看着这异象,无比璀璨,好像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这磅礴壮丽的金龙。

这一刻,人们抬头看见的不是“天”,而是代表了国运龙气的一条巨大金龙。

有慧根的人,明理之人,也是这一刻才明白。

他们在千百年前流传下来的那些传说与礼教,要对“天”保持敬畏和绝对的臣服,完全是错的!

天上可能有仙,但绝对不是主宰万物的天道,而是一个超脱了人的范畴,高高在上的修真者。

所以不必害怕。

也就是这个时候,拥有武道之心的人们,内心出现了原来如此的明悟。

知道了拿起刀剑才可面对灾害,懂得了多难兴邦的道理。

人才是皇朝最重要气运,而天上那条龙,应当就是帝王之气。

与此同时,在四方神兽象镇压的城门口,有很多人的身影出现在了此地。

有身长清瘦着,手拿堪舆之盘,持龙尺观望。

有负手而立着,面色铁青,身边有法言环绕,言出法随。

有人佩剑而行,身如长风,自外游历归来,身后有气运如风跟随。

……

这些人,便是天汉国人,游历于各地,寻求国运昌盛之法的各个大学者,身兼思想,才学,只是难以为继。

可是他们于昨夜知晓了那一剑斩破长空的激荡剑气,于是不远千里,日夜不停,纵马换兽,飞奔而来。

他们一进长安,李夜就能够看见在天空之上出现了繁星点点,无数点缀在前,星光璀璨,环绕在金龙周身。

“来了吗?”李夜忽而点头,“国运之气,应当有国士在侧。”

他深深的感觉到,这就是气运加身的好处,一切都朝着最好的方向走,无人能撼动这国运。

从今日起。

汉之国运,由我来镇!

那愚民所谓的“天”,也该揭开面纱了!

……

武厉帝4年初,两年为帝不改帝号,实则在位五年。

被人指出了女儿身,李明空没有选择继续称帝,而是将皇位交还给了其义兄李夜。

武成帝唯一子嗣,流落民间多年,为国运牺牲一十八年。

终归其位!

昭告天下,天下哗然,百姓欢呼,危如累卵之局,在天空金龙乍现,破晓之后,所有人都觉得朝阳初升时,未来不可限量。

辰朝。

辰时之后,官员们从外而来,在束剑阁等候,部分官员不等,直接进入了宣武殿前的神武场,朝着阶梯上走去。

那些还在等的,是在等龙吞月。

“禅让大事,一夜促成!竟然不与我们商议!”

“文武百官不曾得令!国公都不在,王也没有得命!武家的王在何处?!”

“若是靠山王武钧在,绝对不会如此!”

“靠山王在镇边!”

百官等候,不敢先行上朝,却只能窃窃私语,无能为力。

这时候,远处三十二人抬起的轿子出现在眼前,一路疾行,宰相龙吞月从轿子内下来,手拿奏折,面色严肃,身形高大。

一步步走过了束剑阁,其疾如风,面色沉稳。

身后四十五名各部官员全部跟随,亦步亦趋,小跑紧随,不敢有半点怠慢,而且人人缄默其口,大气不出。

这景象,让内卫金吾看得怒火中烧。

倒像是你龙吞月才是皇帝一样。

走得一炷香时间,龙吞月才到了大殿门前,里面有大半官员早已经站立等待,他抬头一看龙椅之上,却愣住了。

是他!

昨夜窥得见的修者,而且斩杀了我的发鬼!

小女帝,是用这修真者来对抗我?

太过天真了。

不过这气运金龙……

他既然有本事弄出气运金龙,想必身份不简单,恐怕是仙门之后,仙门之人进入皇朝,当然也是为了暗中夺取龙气而不被天道所噬。

寻常的修真者,不懂治理,我龙吞月苦心经营十年,才有了现在的局面,不是你一个年轻人可做到的。

“臣!龙吞月,觐见陛下。”

他走到了大殿之前,腰板挺直,丝毫没有臣下惶恐之色,让李夜眉头一皱,冷哼道:“身为臣下,见帝不跪,无礼之极。”

“先帝曾赐微臣,见帝不拜,赞拜不名!如何?陛下乃是先帝之子,难道不尊其命?”

李夜眯了眯眼睛,果然,是权臣无疑。

“罢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880741_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