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五老入阁


            
        
    “有事启奏,无本退朝。”


    “臣有事启奏。”杨廷和很干脆的出列。


    “杨大人何事参奏?”朱厚炜应了一句,也略微有些紧张,因为杨廷和很少会在早朝的时候当廷奏事,既然冒头了,那多半是要劝进!


    不止是朱厚炜这么想,实际上所有的朝臣心里都是这么想的。


    “内阁事务庞杂,政务千头万绪,臣与梁大人二人实难面面俱到,故请永王特旨任命内阁辅臣,以分臣忧。”


    朱厚炜恍然也有些奇怪,要知道内阁可是总揽天下大政的地方,辅臣就算没有宰相权大,可也小不到哪去,既如此这内阁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杨廷和竟然要人入阁,那岂不是让别人分他的权?


    真是见了鬼了……


    要知道杨廷和可不是后面的超级大牛张居正,张局正秉国的时候万历皇帝受制,六部包括和内阁首辅平起平坐的吏部尚书都一起俯首,真正是权倾朝野第一人,杨老头在历史上名气不小,可那是和嘉靖帝对着干弄出来的名声,执政能力和张居正差了几条街。


    “杨首辅可有要举荐的人选?”


    杨廷和奏道:“臣举荐礼部尚书蒋冕,户部尚书杨一清,左都御史陆完,工部尚书翟銮,刑部尚书靳贵五人入阁。”


    一次性举荐五个!朱厚炜直接愣了。


    大明内阁的人数一般是一到七个,如今内阁只有杨廷和跟梁储两位阁臣,这五人要是全部入阁,那内阁基本上饱和了。


    当然举荐是举荐,当任是当任,皇帝有权全部任用,也有权踢掉几个,当然更省事的办法是踢出去廷推然后自己画圈圈。


    不过内阁的人事任命是皇帝的最大职权之一,如果是朱厚照那肯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朱厚炜不一样,有些权限他必须要牢牢的抓在手里,如此才会让他在群臣的眼里拥有最大化的存在感。


    这五个人当中朱厚炜比较熟的是杨一清和蒋冕,这两人一个正德十年入的阁,一个是十一年入阁,如果朱厚炜现在批准两人入阁,那么历史的轨迹就彻彻底底发生了改变。


    当然历史早已经改变了,这个倒是无需深究。


    朱厚炜在盘算,这五个人能得到杨廷和的举荐,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资历足够!


    “杨阁部举荐五位大臣入阁,诸位臣工可有异议?”


    此言一出,所有朝臣都明白了朱厚炜的意思,就是这次杨廷和举荐的内阁人选不需要廷推,直接在这次朝会定下来。


    于是众臣纷纷附议,这等于是废话,在这节骨眼上谁会反对,这要是反对谁,那这梁子可就结的深了,没有利益冲突便去结仇,可不符合官场上的中庸之道。


    当然朝臣当中也肯定会有不满,不满的原因就是人数,内阁的阁老就那么多,这下一次性举荐五个,要是任用三四个,那么内阁或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有新的人选入阁,这对于那些觉得自己有资格或者努努力再熬几年的大臣来说,就不是那么痛快了。


    “既然诸位臣工没有异议,那本王就特旨允准杨一清、蒋冕、陆完、翟銮、靳贵五人入阁!”


    朝堂哗然,杨廷和自己都无比诧异,他举荐五人,五人全部入阁?按照他的本意,能入选三个就不错了,举荐五人无非是给朱厚炜选择的机会罢了,谁能知道永王竟然这么给面子……


    只是如此一来内阁直接人满为患,杨廷和此刻倒是有了点无语和郁闷……


    朱厚炜连点五人名字,实际上也是给内阁排定了座次,杨廷和首辅,梁储次辅,杨一清三辅,依次类推,最后一位的靳贵,如果不出意外,按照常规递进的话,这辈子基本和首辅是绝缘了。


    五位新阁老出列谢了恩,杨廷和便再次出列道:“臣奏请复职原户部尚书王鏊……”


    王鏊这个人朱厚炜还是有印象的,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正德元年入阁。


    这家伙是个牛人,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只可惜殿试的时候混了个探花,要不然就是三元及第的一代传奇,后世名声响亮的一塌糊涂的唐寅唐解元在他面前还不够份量。


    毫无疑问王鏊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正臣,数次出手搭救被刘谨迫害的尚宝卿崔璇、致仕的吏部尚书韩文、还想刘谨想干掉的刘健、谢迁和杨一清等等重臣,不过都因为王鏊拼死斡旋,这才纷纷逃
手机支付宝搜索wNR1x8Y317Q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11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HU108 xqTHf0mcK2N¥ https://m.tb.cn/h.SSdhzY5,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11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C4tPSALwx2Yfbp5V¥,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s://www.xsbiquge.com/108_108194/4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