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收拾,随身物品三藏也没发现有啥可以带的,既然是看病,就到济生堂准备了这些年研究出来的小道具;钱富贵昨日已经离山,主持特意交代,三藏只能自行前往巨阙门。三藏也未有什么意见,一个人也方便,且脚程不同,谁先到还不一定,三藏便在清晨蒙蒙亮时离开了山门。
“此去不知会有怎样的经历,还有些期待啊,终于能正式下山啦!”
今日下山,不是济生堂开放的日子,且时间尚早,山间主路亦人烟稀少,三藏便运气身法,只见身影未有何动作,眨眼间已近移出十数丈,若方丈在此,便能看出此乃佛门至高身法大挪移身法!一阵赶路,已经来到里少林寺最近的漠河村
“看来此身法不适合长途赶路,累!”三藏长出一口气,平复气息后,三藏准备进村看看有什么代步工具,再问问开河县的路线。
此前三藏也来过漠河村,一座漠河边上的小村庄,也不指望能有啥好的发现,问过村民后,开河县只需要顺河而下,步行一日即可到达,走水路约莫4个时辰,如此看来,走水路是最好的选择,可一问之下,村里只有三两只小舟,而且都已经出村,站在河边看着缓缓流淌的河面,三藏决定暂时往前走走看,出村不久,三藏看到河边一片竹林,看起来是野生的
“善哉善哉,今日就借一些竹子用用,以后要是发现有主,再寻报答。。。”
以手为刀,三藏片刻便砍好了竹子,再以竹鞭捆扎好,一只简易结实的竹筏便做好了,将至抛至河中,脚尖轻点,三藏便落在竹筏之上,手撑一只竹竿,三藏便开始顺流而下。不管河流多湍急,三藏脚底仿佛扎根竹筏,一根竹竿左右轻点水面,竹筏便灵活转向急速朝下游而去;漂流被玩出了冲浪的感觉,唯一的缺点是制动确实很麻烦。下流已能偶尔遇见舟船了;
漠河之上,一老叟刚穿过一个急湍,小舟平稳驶入宽阔河面,看着鼓掌大呼爷爷好厉害的孙儿,他不禁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想想自己在这条河上撑舟近30年,要说这条河上最快最稳的撑舟人,非自己莫属,本是平常操作,但孙儿崇拜的眼神还是让老叟很满足,抹了一把胡子,正想和孙儿说说那些年他在这条河上经历,却见孙儿忽然眼睛睁大看着身后,双手还保持鼓掌姿势,小嘴大张,老叟诧异,回头一看,只见一条竹筏从湍急的河流中飞跃而起,滑过小舟上方,一道白色身影立于竹筏而上,一小和尚一脸严肃,看到老叟和孩子,急忙漏出一个微笑,然后竹筏滑出四五丈后落入河面,激出一两排水浪后急速向下流飘去,看着挥手道别的小和尚,老叟的表情已经变得和孙儿一模一样!
四个时辰的水路,三藏只用了一个半时辰便看到了远处隐隐在望的开河县城;
开河县伴山而建,漠河环绕,而巨阙门建在这山上,三藏也是初临开河县,县城还算繁华,眼看时间尚早,三藏也不愿再耽搁,先看看情况再说,便沿路打听直往巨阙门而去;
巨阙门山门如其名,整个山门似三把巨剑拼搭而成,顶部巨剑斜指向天,三个大字横在剑身,给人感觉稳重之中锋芒却藏不住的显露出来!
两巨阙门守门弟子见一小和尚径直往山门而来,不由仔细一看,一个约莫十七八的小和尚,面白而净,身着一身朴素的白色僧服,旧而不脏,颇有几分世外朝尘的感觉,眼看这小和尚来到身前,正想询问,却见这小和尚双眼深邃有神,仿佛眼底有金光闪过!不由一呆!
三藏看到两位一怔,察觉到自己的不妥,刚刚下山,心神跃动,忘了收敛心神,急忙双手合十,低头行礼:
“阿弥陀佛,小僧三藏,来自少林寺,受钱富贵钱施主相邀,前来巨阙门为贵门门主千金诊断”三藏抬头,双眼已经恢复平静,只是略比常人有神几分。
守山弟子听三藏自报山门,恍然过来,一看小和尚,还是刚才的小和尚,互相看了一眼,虽然还有些茫然,刚才是看错了?
其中一人往前双手抱拳还了一礼,问道:
“小法师,可是来自漠河上游南山少林寺?”
“不敢欺瞒,小僧正是来自少林寺”三藏回答,略作思索,便补充到“三藏是少林寺济生堂僧众”
“哦!请恕在下怠慢,还请小法师稍候,在下便前往禀报”守山弟子一听济生堂,便反应过来,少林寺济生堂在开河县一带亦有不小影响,虽一直多为贫困百姓行医,但名声在外,当下便不再有疑,先行门内禀报;
不过多时,守山弟子已经返回,比之前更多了几分热情;
“三藏法师,让您久等了,门主有请,还请随我前往大厅,门主已经在内等候”
“善,有劳施主”三藏有几分诧异,刚拜见山门,居然门主已经在等他了,还以为没那么快能见到门主,看来,钱富贵已经提前说过此事!而且,门主的千金病情没那么简单。
稍作思量,还是得等看到患者才能查看情况,巨阙门乃这一方一大势力,想必不至于治不好就会怎么样。嗯,这世界跟现代世界一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