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易通过总结得出了这样的猜测时。
很巧的,后世有条新闻爆料出在周山发现了一座未知古墓。
那古墓的主人,因墓碑的破损、缺失而暂不可考。
但从地质推测,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座墓的修建年代在明末清初。
这条新闻,让李易生出了新的灵感。
为此,他决定做一个尝试。
尝试的内容,就是新闻中报导的这座古墓。
在制定计划前,李易派人按照新闻中报导的位置到周山探查了一番。
确定崇祯十五年周山上还没修建那座古墓后,李易直接让人在山上修起了墓。
不是判断古墓的修建时间在明末清初吗?
那我就直接帮你确定在明末的崇祯十五年吧。
不是因为墓碑残破而无法判定墓主人的身份吗?
那我就随机挑选一个幸运墓主人给你送进棺材里吧。
至于送进去的是谁......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一个名为周云的幸运儿突出重围,成功当选了这座墓的墓主人。
之所以选择周云,是因为这个周云曾追随在李易门下学习过武艺。
之前曾说过,穿越之后,李易的身体返老还童回到了七八岁的大小。
而身体素质方面,却比成年时还要强出许多。
更离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身体的发育,他的身体素质也在不断的增强。
等到‘成年’时,他身体各方面的属性更是超出了常人十倍有余。
为了不浪费这一副好身体,李易特意在五百年的时间线中搜集了所有能搜集到的‘武功秘籍’。
集百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创造出了符合他自身的流派。
这些年来,长期往返于明末这个乱世,李易难免会被一些歹人盯上。
而这些歹人,却无一不丧命于李易之手。
时间久了,他也在江湖上传出了偌大的名头。
也因此......多年里亦有不少人来上门求艺。
对于这些前来学艺者,李易也有选择性的收留了一些,传了他们一些拳脚兵器。
其中,就包括这位荣获墓主人身份的幸运儿周云。
当然......选周云当这个墓主人,并不是李易喜欢‘杀熟’。
而是......在李易从几年后得到的消息中,这位周云会在松锦会战中被俘,降清后成为为清国破关立下大功的名将。
若这周云只是明国一个普通的将领,那他降清也就降清了,李易也不会多说什么。
毕竟,虽然明国覆灭后殉国的官员不在少数,但投降的其实也不少。
但这周云曾随李易学艺,他要降清,李易就不能不管了。
根据未来时间线的发展来看,周云降清后会落下不少骂名。
李易就想着......这周云毕竟曾在自己门下学艺,和自己也有那么一段师徒情分。
与其看着他遗臭万年,不如就让他在松锦会战上奋勇杀敌,然后战死沙场为国尽忠吧。
这样,至少不会让他的后世子孙愧于有这么个祖宗。
而他这个做老师的没什么能帮他的。
就只能提前帮他修好墓穴,并亲手为他写好一出战死沙场的剧本。
等他死后,随他一同葬入这墓穴之中。
当老师能当到他这个份上,李易觉得......应该也是古今少有了。
“唉,我这个老师当的......为了学生也真是操碎了心。”
回头看了一眼墓门紧闭的‘周云墓’,李易一边感慨着,一边带着林一下了周山。
数日后,松山城外。
时为崇祯十五年二月,明军困守松山城。
此时的松山城外三十里,正在进行着一场遭遇战。
其中一方,为三千明军,另外一方,清军足有万余。
这是一场遭遇战,亦是一场埋伏站。
明军困守松山城多时,粮草已近枯竭。
数日前,明军将领周云奉命押送粮草赴松山城。
至松山城外三十里,却遭遇了早就埋伏于此的万余清兵。
双方遭遇,战斗一触即发。
只是,纵拼死抵抗,三千明军面对万余清兵,亦无战胜的可能。
将领周云率军成守势,欲护住粮草抵御清军至援军到来。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
现实却是......双方交战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在万余清兵的拼杀下,三千明军已经死伤过半。
余下者,也多已负伤,距离彻底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同一时间,松山城外。
一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