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决定先寻找一番,看能否找到天然陶土。
毕竟天然陶土不仅省事方便,做出来的东西也更加细腻。
可是,这次的林墨并未如愿,几经周折,都没有看见丁点天然陶土踪迹。
看来,这个荒岛,并不出产陶土。
只能用最传统的办法。
前世,林墨因为自己的专业,对陶土有过研究。
其实生活中,只要有泥土的地方,都能制作陶土的替代品——陶泥。
唯一的区别是地域的不同,陶泥也相差巨大。
回到山洞,林墨取出两个大一点的塑料瓶,用石块切掉其头部细嘴,只留下瓶身,用于盛放。
再次回到丛林。
循着踪迹,来到溪流旁。
用木棍挖了不少溪流旁的泥土。
虽说随处都可以挖到。
但是对于制作陶制品的泥土有特别的要求。
首先不能含有盐分。
这里是荒岛,也只有丛林深处的泥土才适合。
其次便是不能选用淤泥。只能使用正常的黄泥或者红泥。
将挖出的泥土混合溪水,不断搅拌。
接着拿出之前穿在身上的棉质上衣,垫在其中的一个饮料瓶口。
将稀泥倒入其中,缓慢的用水进行冲洗。
浑浊的黄泥浆透过衬衣的过滤流入到下方的塑料瓶中。
以此往复。
没过多久,林墨便得到了满满的两瓶黄泥浆。
将上衣清洗干净,返回山洞。
把两个装满泥浆的塑料瓶轻轻的放在山洞口进行沉淀。
被清洗过的黄泥,正是制作陶泥的重要原材料。
黄泥浆经过沉淀,过滤便会得到黄泥。
经过反复揉捏,捶打,增加粘性。
变成捏制土培瓷器的原料粘土。
然而想要烧制陶器,还需要一个最重要的工具——高温火炉。
林墨虽然没有亲手制作,但是也有过了解。
在山洞边的树林旁,刨出一小块平地。
在其中挖一个深坑,倒入溪水与泥土进行搅拌。
通过搅拌,松散的泥土变得粘稠。
然后用搅拌后的泥土,顺着小坑边缘,向上磊砌,不断的缩小。
最后形成一个圆锥形的火炉。
回过头,林墨看着跟拍镜头。
开始了日常互动环节。
“大家知道我做的这个是什么东西吗?”
“我要做一个高温火炉,用来烧制陶器。”
林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直接点爆直播间。
网友们激动异常。
昨日亲眼目睹林墨火烧蚂蚁窝,大战巨蟒。
明白林墨一但主动招呼网友,定会搞出特别的动静。
网友(牛屁冲天)弹幕:“什么情况?林神还会这个?”
网友(陶艺大师傅)弹幕:“林墨不会在开玩笑吧!我就是制作陶艺的,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
网友(仙子仙气飘飘)弹幕:“怎么不可能!你也不看看是谁!”
网友(飞天小姨)弹幕:“就是,我们全体护林团姐妹,都相信林神。”
......
网友们热情的讨论。
而解说厅内,也是如此。
“德爷,林墨所说的制作陶器,这个你了解吗?”
德爷抓了抓脑袋,非常为难。
“额……这个……我也不太了解,用泥土就能烧出那什么所谓的陶器?”
得,问了等于白问!
一个外国人,怎么可能会知道这神奇的制陶工艺。
询问德爷的明星大佬,也是一脸尴尬,没事去问德爷干嘛?
还是静静的看林墨表演吧!
荒岛上,林墨磊完火炉,便去过滤黄泥浆去了。
只留下半人高的火炉,在树林下慢慢阴干。
回到山洞,此刻塑料瓶内的黄泥浆已经沉淀。
分为上层的清水,和底层的黄泥。
轻轻倒掉上层的清水,只留下底层黄泥。
用之前的上衣,再次过滤。
将多余水份挤出。
如今的黄泥只有两个拳头大小。
拿着手中的泥土,林墨在镜头前展示。
“大家看,这就是经过冲洗,过滤,沉淀后的黄泥泥土。”
“此刻的黄泥泥土去除了所有的杂质,其粘稠程度大大提高,不过还不足以用来加工土质陶器。”
林墨说着,找出一块相对平整的石块。撒了点水,在上面揉搓起来。
“想要制作陶器,这黄泥土,还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