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
父母国人皆贱之。”
女子抛头露面的机会是很少的,生在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一般在出阁之前是在
自己的闺房内,学习琴棋书画,织补刺绣之类的针线活。
生在贫苦的家庭,女儿可能随着父母做些活计,但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
是为人父母者,要担起生活的重担,能更多地接触到社会,所以婚姻以父母之命倒也
在情理之中。
至于媒妁之言……
结亲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两家结缘多需媒人的说合,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
同时,媒人的存在也是成婚的一种传统,毕竟双方结亲的昭告,需要进行三书六礼,
只有双方家长正式认可后,这门婚事才算成功。
而此时,一名媒婆正凑在潘家府邸里替两家的子女搭桥牵线中……
媒婆此时站在一对母子身旁,脸色有些不太好,但还是唯唯诺诺地朝身边的扈二
娘轻声解释着。
而一旁同样站着一位妇人,脸色同样不太好看,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那对母子与
那媒婆。
“来了来了!小姐来了!”丫鬟小翠突然喊了一声,打破了现场的气氛。
随着潘可可的出现,媒人那紧皱着的眉头也放松了下来,潘氏暗戳戳的瞪了迟来
的女儿一眼,然后脸上挂出笑容,朝那对母子走去,邀请扈二娘到一旁唠家常,将主
场丢给俩个小年轻。
相亲嘛!一般双方都会在约定的时间到场,像出现一方迟到这种事情,接下来的
结果……大多都会黄!
媒婆本着对自身行业的敬重,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努力一番,争取一些借口托词,
来为迟到的潘可可解释一二。
但还未开口,媒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她观察到了男孩的表情,像是失了魂
一样……随后媒婆看了眼潘可可的长相,也就觉得自己完全是多余。
潘家闺女生得这般出落,莫说迟来这么一小会儿,就算再迟一会儿,好像……也
无什么大碍!
没见那男孩都看得呆住了吗?
见状,媒婆也悄然退离,加入了潘氏与扈二娘的商讨之中。
媒婆走后,潘可可捏着衣角冲着对面的男孩子点头示意了下礼节后,便走向男孩
对面摆放着的椅子前,坐了上去。
看到潘可可完全坐到自己对面后,男孩才后知后觉的点了点头,回复对方打的招
呼,然后便觉得自己之前的行为有些冒失,尴尬地将脑袋埋了下去,不敢继续看对方
。
而潘可可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有些不自在地将手垫撑
在椅面上,然后抿着嘴,对周围熟悉的环境左顾右看了起来。
二人相对无话,一时之间气氛有些冷清。
“你……”/“你……”
不知过了多久,二人同时开口,似乎是想打破这种沉默的气氛,但开口后又相互
听到了对方的声音,于是二人又同时止住了话题。
但止住话题后,相互等待对方声音的二人又同时没了后续,气氛再次冷清下来。
……
于此同时,宣州城画廊之中,一众修士正听着画廊掌柜的自我哭诉。
“老夫那小女…小女…原本好好地待在闺房之中,突…突然就消失了啊!一丁点
前兆都没有,就那么凭空地消失了!”
画廊掌柜一边哭诉着,一边还从袖口摸出了一张巾帕,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老掌柜!您说的……一点前兆都没有,是什么意思?”铺子中的一名修士突然
打岔道,试图探听那只掳人妖物的手段。
“就如字面上的意思啊!小女…小女失踪后,老夫立即就报了官!那些个衙役搜
寻了一圈后,发现小女闺房之中连丝毫打斗的痕迹都没有!要知道老夫家风极严,小
女那性子也是随了老夫,是极为刚烈的!若是发现有人溜进闺房,小女肯定会对其殊
死拼搏一番!可……”
“可那掳人妖怪愣是一丁点痕迹都没留下,就那么……那么凭空带走了小女,诸
位啊!修行上的事情老夫虽然不懂,可经商这些年,老夫也遇到过不少高人,但这种
凭空掳人的手段……老夫那是闻所未闻啊!”
“诸位!能找的法子,老夫都找过了!可一点线索都没有,老夫实在是已经无能
为力了!老夫唯一的法子,便是将这散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