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内阁之事,由朱标一手操办。
他将原来宰相拥有的议政权交给内阁,
行政权有六部分管,
而决策权始终在朱元璋手中,
这样朱元璋就不用担心大权旁落了。
其实说白了,内阁就相当于秘书团,
一个人的秘书也不太多,
七八个就够了,多了反而会乱套。
同时,他建议朱元璋,内阁不仅负责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
也要负责收集百姓的建议,
民间都说天高皇帝远,
有些事情身为皇上,会被下属隐瞒,
康熙微服私访,不也正是为了到百姓中去吗。
果然,这一法令一经颁发,
举国上下都称赞皇帝陛下是爱民如子的好官,
纷纷拿出自家剩余的钱粮,
来支援边关将士,
朱元璋也十分欣喜,
同时,他又有些担忧,
最近标儿的风头过于强盛,
这刚过易折、过犹不及的道理,
年轻人还是不明白啊。
朱标的确不明白,他觉得自己在这一世,
混得风生水起的,
真就是爽文男主的剧本了。
不日,燕王朱棣回京了。
朱元璋命令朱标设宴招待,
朱标将宴席办得热热闹闹地,
朱元璋见他大大方方的姿态,
心中好笑,这小子做戏的功夫倒是炉火纯青。
席间,朱棣突然发问,
“听闻本王此番回京,是太子皇兄的提议,”
“我还要谢过太子皇兄了。”
说着,似笑非笑地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这话说的十分阴阳怪气,
朱标回敬,
“哪里,本王也是知道弟弟久在边远地区,”
“对着京中的人和事都十分想念,”
“所以想帮你一把,全了你的念想。”
朱元璋一听,不高兴了,
朱棣惦记京城里的人和事儿,
那不就是自己的龙椅吗,
可是朱标是长子,
且谋略见识皆十分出色,
这皇位岂是他人能够觊觎的?
他当即警告,
“该惦记的可以惦记,不该你惦记的,就别惦记了。”
朱棣哪里会听不懂皇帝的警告,
咬了咬牙,勉强扯出笑脸,
对着朱元璋道,“儿臣明白。”
朱元璋摇了摇头,心中更加不看好朱棣了,
连做戏的道行都没有太子厉害,
面部表情都控制不住,
根本就不是储君的料,
还是标儿优秀一些,
不管心里在想什么,起码面上并不显露。
朱标将这二人的互动尽收眼底,
笑了笑,自己也是在企业领导手底下,
工作了好几年的人,这种场面,
对自己来说,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朱棣不一样,他久居封地,
说白了就是个小皇帝,
全场他最大,
根本就不需要做戏,
有火直接发,有气直接撒,
谁都不用顾忌,
几年时间,就把皇宫里的生存之道抛之脑后了。
这二人此番浅浅的较量,落在群臣眼中,
更是一种滋味,
这燕王虽然实力实在诸王之中最为强盛的,
可是到了太子殿下面前,倒是有些不够看的,
有许多觉得太子手下能忍太多,
想投奔燕王另谋出路的,
不得不再好好考虑考虑。
朱标被朱元璋警告了一番以后,
就一直老老实实地呆在那,
没再挑衅朱标,也没再阴阳什么。
朱元璋不知出于何种目的,
令朱棣上朝议事。
朱棣在朝堂上话也不多,
并未找朱标的茬,
朱标和朱棣就这么风平浪静了将近半月,
就在内阁事务筹备地差不多了的时候,
早朝。
郑赐突然站出来,
“启禀皇上,臣有事要奏。”
“爱卿所奏何事?”
“回皇上,臣要弹劾太子!”
此话一出,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太子病愈后的这几个月,
做出的成绩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