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事情暂且告一段落,
朱标表现的宽容大度,
博得了一众好评,
大家对太子殿下的宽宥大度又有了新的认识,
且那首诗,
被世间争相传颂,
太子殿下有如此才华,
简直就是诗神转世啊!
朱元璋虽然为朱棣而痛心,
但是好在朱标能给自己安慰,
这个孩子有许多的惊喜都是自己不知道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
前线捷报频传,
直到蓝玉班师回朝。
朱元璋为表彰嘉奖蓝玉平乱有功,
特令太子朱标替父前去城门迎接。
朱标近来光芒大盛,
朱元璋如何宠爱太子,
就连远在边远地区的蓝玉也有所耳闻,
如今他派了太子朱标亲自前来,
这令得胜归来的蓝玉更加骄傲。
“老师,”朱标站在城门口,行弟子礼,
“学生奉陛下之命,”
“在此等候归来的将士们,”
“将士们,你们是我大明的勇士,”
“我大明正是因为有了你们,”
“才能江山稳固!”
“陛下知道你们辛苦,”
“已经备好酒肉,”
“等着犒劳你们呢!”
这一番话,说的将士们热血沸腾,
他们活着回来了,
还受到了太子殿下的如此称赞,
太子果真是贤良之人。
反观蓝玉,
太子前来迎接,向他行礼,
代表的是陛下,
他竟然不下马,
也不回礼,安然受之,
而后打马越过太子,
跑进了城门。
朱标看着蓝玉的背影,
会想着历史上蓝玉的死因。
凉国公蓝玉是太子太傅,
他本质上是个粗人,
每次陪朱元璋饮酒的时候都非常傲慢,
没有一点做臣子的样子,
这一点刚刚朱标已经切身体会过了,
在得知自己被封为太子太傅,
居于宋国公和颖国公之下后,
蓝玉发牢骚说我难道不能当太师吗,
这在朱元璋看起来是心怀怨意,
是大忌。
先前为朱标准备“发丧下葬”的那几天,
朱元璋就对蓝玉存了念头,
当时都以为朱标死了,
朱元璋悲痛欲绝之下,
杀心四起,
觉得蓝玉或许会忠于自己,
但是未必会忠于自己的儿子。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
有锦衣卫指挥告蓝玉谋反,
准备在朱元璋外出时举兵杀掉他。
朱元璋听说以后立刻把蓝玉抓了起来,族诛,
加上连坐的大概有一万五千余人。
朱标暗暗想着,
蓝玉如此猖狂,
自己也不想费一番功夫拿捏他,
不如就让他继续狂妄,
让自己的老子除了他吧。
刚刚想起了自己的家教团,
觉得这老头对朱标是真的好,
朱元璋命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
并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
其中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
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
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
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
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
虽然这些有头有脸的人都被朱元璋杀得差不多了,
但是他们的儿子都承袭了他们父亲的官位,
他想了想,
觉得自己的二舅哥常升就不错。
蓝玉进宫赴接风宴,
朱标推脱身体不舒服,
早退了。
他命人约了常升在茶馆儿见面。
朱标匆匆赶过去的时候,
常升已经坐在那了,
见到朱标就要行礼,
朱标拦住他,
“都是亲戚,不必拘礼,”
“说起来还应该是我叫你一声哥哥。”
常升是常遇春的二儿子,
朱标第一任嫡妻的哥哥。
常升道,“太子殿下客气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