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一番进言,逻辑周密,眼光长远,
不仅朱元璋十分自豪,一众大臣也纷纷赞不绝口。
粮草有了,那这军事行动,就该敲定了,
无关人等都自觉告退,只留下朱元璋、朱标和他两个儿子以及众军机大臣,
“此番战争,若是集结二十万大军,也不太好办,”
“还要防范其他部落趁机打劫,也跟着造反,”
“所以这兵,该从何处来啊?”
“这……”众大臣都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朱标眼瞧太阳快要落山了,有点饿,
折腾了一天,都没坐下休息一会儿,
穿越回古代,连午休时间都被剥夺了,
他打了个哈欠,引来了众人的注意。
所有人希冀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
无形之中,朱标已经成为了他们眼中的智多星啊,
有事儿就找皇太子啊!
朱元璋也仿佛看到了答案,“标儿,你可有什么办法?”
朱标着急回家吃饭,也没拿乔,
“既然这样,我就直接说了,”
“省得你们还要费劲巴力地在这讨论,”
“我爹都饿了,赶紧结束赶紧吃饭!”
大臣们:也不知道是谁饿了?
朱元璋一本正经地承认,“是啊,咱都饿了,”
“小孙子,先去拿点吃的东西过来,大家吃完再议吧。”
众大臣:???果然父爱蒙蔽了陛下的双眼啊,您之前可是一天一夜不吃不睡都能禁得住的人啊!
朱标在全场僵住的情况下,
毫不客气地接过太监手里的点心吃起来,
“父皇说得没错,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只有朱元璋,神情自若地陪着朱标一起吃,
大臣们顿时明白,这就是君心啊,摆明了告诉全天下人他宠爱太子。
当皇帝还真是能为所欲为啊,朱标感慨,
咽下嘴里的最后一口点心,喝了一口茶,
开始回归正题,
“应天的大同总兵杨远,曾经跟着蓝玉将军东征西战,”
“经验丰富,会给咱们留下充足的准备时间,”
“边塞九王手里都有不少兵力,可以抽调他们手中的精兵,”
“这样避免调动驻守关隘和边塞的兵将,也能保边境稳固,”
“九王之中,以燕王和宁王为主,”
“同时命令兵部征兵,抓紧时间训练,”
“这样一来,加上军营的屯兵,应该就能凑够了。”
“如此,必能护我江山无碍!”
他没说出口的是,正好削藩呢,
就此机会削弱燕王和宁王的兵力,一举两得。
朱元璋怎会不明白他的心思,不过,
现在的朱标在他眼中,就是神一般的人,
且谏言确实切实可行,自然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标儿此言甚是合理,不如就这么办吧,”
“此时由你全权负责可好?”
朱标摆了摆手,自己才不想管这事儿呢,
真接手了,不得累死了,他还得和徐美人谈恋爱呢,
“儿臣无能,无法胜任这等差事。”
一个被皇太子的聪明才智所折服的大臣,脱口而出,
“太子殿下,您这么厉害,怎么可能无法胜任,”
“依老臣看,你定能将此事办得井井有条!”
朱标感觉自己收获了一个脑残粉,
他回忆着明星偶像哄自己粉丝的语气,
“不行哦,这事儿上面,我经验不足,事关重大,怕搞砸了。”
朱元璋也希望朱标能出面,
“标儿,不如你来试试?”
朱标撒娇,
“父皇,儿臣病还没好全,”
说着,娇弱地咳了两声,“咳咳。”
意思就是,你看,我多虚弱。
朱元璋一见,极为紧张,
“快快快,赐座赐座,标儿身体不好,”
“以后这种场合,标儿都可以坐着议事!”
朱标顺势又咳嗽了两声,“咳咳,谢谢父皇。”
“既然这样,那就再找人吧。”
朱标想了想,觉得自己的儿子也可以历练历练,
“不如就让朱允炆来负责吧,”
“儿臣在一旁督办,也可锻炼一下允炆的能力。”
朱元璋觉得锻炼一下也可,
“那就照你说的办,”
说完,感慨,“我大明得此储君,实乃我之幸事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