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最近在朝堂上如此出色,太子少师和太子少保等人,
都十分欣慰,自己的弟子是未来储君不说,
还在自己的教导下,慈人殷勤,善于朝政,
朱元璋的态度又十分明朗,就是等着把皇位传给朱标,
所以纷纷站队,将自己的亲近门生和手下,纷纷引荐给太子。
朱标每日忙着上班不说,还要应付这些来来往往的人,
不过人太多了,他将能敷衍的就敷衍过去,
不能敷衍又不想要的,就留着养老,
剩下自己真的想用的人,就直接留在身边了,
他好歹也是个太子,事事亲力亲为,
没有比格。
他得找几个得力的手下倒个水,跑个腿儿。
吏部尚书,大天官?收下收下;
兵部尚书,大司马?留着留着;
户部尚书,大司徒?留牌子,赐香囊!
不过经常带在自己左右的人,他还是喜欢原泰;
原泰,督察院右都御史。
那天,朱标正在那看奏章,
原泰前来,
“听说太子在燕王驻地附近安插了一支军队?”
朱标看了他一眼,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心道,这事儿自己做的这么隐秘,她怎么知道的?
原泰主动解惑,
“臣有督查之职,朝廷动向自然不会瞒过我的眼睛,”
“太子以为陛下不知道吗?”
朱标一惊,他倒是没想过朱元璋会知道,
那自己如此防范朱棣,他竟然也没说什么?
原泰笑了笑,“殿下放心,”
“之前的殿下,仁慈有余,果断不足,”
“陛下曾经对此很是担忧,”
这话倒是真的,真正的朱标人设就是这样的,
朱元璋坚持皇位要由长子长孙来继承,
所以从未动过易储的念头,只是担心朱标。
“如今殿下眼光长远,且下手果断,陛下自然开心,”
“您身上终于隐隐可见帝王之态。”
朱标觉得这种干点什么都会被老子知道的感觉,
就像裸奔啊,一点都不好受,
自己还是得早点筹备起来,
“所以,原大人,今日来找我,所为何事啊?”
原泰始终保持着温和的笑容,
“是这样,兵部尚书和臣有些交情,”
“最近征兵没有征够,想让我替他问问殿下,是否有其他办法。”
朱标摆了摆手,“我也没什么其他办法了,”
“这点儿小事儿,他堂堂的大司马都办不成,要他有何用?”
这话说的十分朱元璋,很有气势。
(朱标自己认为的。)
哪知道,原泰在朱元璋手下求生存这么多年,
朱元璋要是发起脾气,可是真的要见血的,
“殿下息怒,人啊,各有各的难处,”
“所以臣想求太子,将燕王身边的兵力撤回来,”
朱标想了想,这人要干什么?
“那燕王谋反这怎么办?”
原泰:“殿下放心,你的根基颇深,”
“陛下又大力支持你,燕王殿下并没有这个胆子,”
“当然,也没有实力。”
朱标初来乍到,朱元璋对自己的赏识与纵容,
他深有体会,现如今知道朱元璋对自己的动向了如指掌,
倒是也不敢全然相信朱元璋了。
“陛下是天子,身为天子,自然该有天眼,”
“并无针对殿下的意思。”
听他这么说,朱标稍稍放下心,
“想必你今日来,父皇也是知道的了?”
见他给出肯定的回答,朱标觉得自己可以答应,
反正朱元璋都知道自己担心朱棣会谋反了,
他应该心里有数,
将来发生什么,也怪不到自己的头上,
“好,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殿下请讲。”
“我最近身边人手不足,分身乏术,”
“原大人说,我该怎么办啊?”
原泰知他这是要拉拢自己,
俯身一礼,“臣愿为殿下分忧。”
朱标:嘿嘿嘿,这人这么聪明,
收为己用,也能省不少事儿,
就是地位有点高,不能给自己倒水了。
原泰既然想站队,就要拿出自己的诚意,
“殿下这里最近这么热闹,”
“来来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